久久小说下载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412节

第412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们有重机枪,对面的山上一样有。对于对面山上同样使用的九二式重机枪来说,不到三百米的距离,可并不是打不到,也不是打不准。这也是他们在上山之后,为何第一个就要摧毁主峰上的重机枪阵地。

九二步兵炮可以利用自身轻便的特性,可以有效的进行隐蔽。但炮兵阵地外面最基本的沙包垒成的工事却是不能隐蔽。所以想要找到这几门九二步兵炮,并锁定他们的位置,还是很容易的。

只不过山这边行动迅速,山那边一零五二高地的日伪军反应的速度也不慢。抗联部队刚一进入阵地,还没有来得及交接防务,对面一零五二高地的日军也察觉到山上的换防行动。立即动用部署山体上的步兵炮、重机枪向着一六一三高地和两个侧翼掩护高地疯狂的进行火力压制。

抗联的军装与关内部队的军装不仅样式不同,就连最基本的颜色也不同。对面山上的日伪军不是傻子,那里会区别不出两支队伍不同。一零五二高地上的日伪军,看到对面山上的上来一支身上军装与挺进军不同的部队,马上就察觉到了异常。

除了一零五二高地上的日伪军拼命以向主峰阵地倾泻火力之外,山下的日伪军也调整了部署。一改之前对主峰上三个高地齐头并进的战术,不顾两翼高地的火力打击,集中兵力向一六一三高地发起突击。而对于两侧两个高地,则改为采取火力压制的办法。

日伪军猛然间变更作战计划,倒是让山上利用日伪军炮火间隙换防以及重新调整部署的守备部队,多少有些措手不及。好在抗联上来的部队,虽说在前边只部署了一个排,但是火力却是足够了。而且自动步枪在这种近距离的山地战之中,威力还要远大于手动步枪。一个排的火力,足以顶上日军的一个中队。

带队上山的连长见到日军一改以前的战术,让开两翼的高地直扑一六一三高地。虽然自己在兵力上占据劣势,也几乎没有任何工事可以依靠,但也丝毫没有胆怯立即指挥部队展开就地迎战。

第1010章 打掉最致命的威胁

在战斗之中,虽然日伪军在山下部署了大量的机枪和掷弹筒掩护攻击。但他却没有动用无后坐力炮实施火力掩护,压制日伪军的重机枪和掷弹筒。而是采取了以通用机枪、火箭筒配合自动步枪,迎击山下仰攻的日伪军。而无后坐力炮的任务,还是去摧毁那几门九二步兵炮。

刚一上山,他就感觉到一零五二高地上的那几门九二步兵炮的威胁。那几门部署在一六一三高地眼皮子底下的九二步兵炮,虽然威力不大,但是射击之精确,给主峰三个阵地上的机枪阵地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不尽快的打掉日伪军这几门九二式步兵炮,上去多少机枪都没有用。只能被他们在近距离射击,一挺挺的炸毁。而没有了机枪的火力支持,自己部队清一色的都是自动步枪,问题倒还不大。但侧翼两个由三团部队防守的高地,清一色的栓动步枪。没有了机枪掩护,火力一下子要下降很多。

不打掉这几门九二步兵炮,机枪上来多少都站不住脚。打掉这几门九二步兵炮,现在已经成为守住阵地的首要条件。这也是他为何只动用火箭筒,压制山下日伪军的机枪,而没有使用无后坐力炮的主要原因。

尽管没有工事掩护,只能依靠弹坑作为临时掩体。但按照平日的训练,进入一线阵地的这个排却快速的以班,以及战斗小组为建制,形成交叉火力,向着山下正在拼命向山上冲锋的日伪军开火。

原本这次想趁着山上换防,发起攻击一举突破草帽子山一线的日伪军,立即感觉到两种部队在火力与战术运用上的差别。在进抵距离山上防御阵地四百米的距离之后,山上劈头盖脸打下来的枪林弹雨之远甚于之前密集度,让发起攻击的日伪军甚至感觉到山上部署的全部都是轻机枪。

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射速这么快的武器,几乎清一色的都是连发点射。而且也没有见到过那支部队,装备有这么多的自动武器。因为他们在战斗之中,根本就没有发现山上有拉枪栓的动作。

而这边担任掩护的掷弹筒和机枪刚刚架起来,还没有来得及发射,那边尾巴后边拖着火焰的古怪武器就打了过来。伴随着一声声的爆炸声,掩护攻击的轻重机枪和掷弹筒连同他们的射手一起被还原成了零件。

日伪军的掷弹筒手几次试图打掉这几个对于他们来说,相当致命的铁管子,却始终无法压制住那种外形古怪的武器。这种武器太灵活了,比他们手中一向以灵活见长的掷弹筒还要灵活。基本上是发射一发换一个地方,根本让你无法瞄准。

但只要被他们瞄上,却是根本无法躲避。每次发起攻击,伴随掩护攻击的日伪军轻重机枪和掷弹筒,损失异常惨重。尤其是重机枪,损失极大。只要一开火,就几乎没有逃过一劫的可能性。

没有了轻重机枪的掩护,掷弹筒无法发挥作用。再加上两侧高地的火力掩护,让发起冲锋的日伪军,虽然采取了集团攻势,但却依旧无功而返。付出惨重代价,却根本就无法突破一六一三高地的正面防御。

至于被重点照顾的一六一三高地对面的一零五二高地上的那几门九二步兵炮阵地,以及重机枪阵地,则更是损失惨重。压根就不知道对面山上已经来了直瞄火炮,正在拼命发射支援山下攻势的日伪军炮兵还有他们手中的那几门九二步兵炮,被直瞄的五十七毫米无后坐力炮犹如打靶一样,一门门连人带炮都掀到了山下。

其实这几门九二步兵炮,本就不是什么强大的武器。它的作用一是轻便,二是使用灵活。对于一支装备精良,火力齐全的军队来说,根本就算不上什么有威胁的武器。如果有小口径、轻便的直瞄火炮,日伪军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就炮兵阵地就放到主峰阵地的眼皮子底下。

但挺进军却恰恰最缺的就是小口径轻便的,可以运动上山的直瞄火炮。而这个弱点,不仅仅是挺进军,装备匮乏的中国军队任何一支军队,都有这个相当致命的毛病。也使得这种轻便的步兵榴弹炮,在中国发挥了他可以发挥的最大威力。在历次作战之中,让缺乏炮兵的中国军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而得手如此快除了这些性能优良,正适合在这种情况之下作战的直瞄火炮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日伪军自己也有些大意。自组建之后一直驻守热河,担任热河地方清剿以及驻防。距离前线几百公里后方,始终没有与抗联交过手的第九独立守备队。对抗联的武器的装备以及发展情况,根本就无从了解。

而那些调过来的伪满军在调到热河之前,与抗联虽说交过手。但去年便调到热河的他们,对于抗联手中的无后坐力炮这种此次战役开始后,才出现的性能优异的直瞄火炮,也同样根本无从得知。

至于从奉天调过来的那些由朝鲜人组成的新编伪满军,则更是对这种此次战役之中才出现在战场上的新式武器,更是一无所知。甚至连听说,都没有听说。他们是日本人一手训练出来的,日本人都没有见过的武器,他们更不会了解。

当抗联扛着无后坐力炮进入阵地的时候,对面山上的日伪军虽然在望远镜之中看的清清楚楚,但是这些人也没有搞清楚,这种粗铁管子套细铁管子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有些人还嘲笑,山对面的人弄一堆铁管子上来,纯粹是吃饱了撑得。他们将更多的火力,都放在了压制对手的机枪火力上。对于那些铁管子,压根就没有注意。

直到这些铁管子打出的要了他们命的炮弹,将他们的身体与所使用的九二式步兵炮一起或是掀下山,或是直接还原成零件。他们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一种一个人就可以扛着到处跑,可以在任何地形下使用的直瞄火炮。

但当他们知道这些铁管子究竟做什么的时候,却是已经晚了。不到三百米的射程,正是这种无后坐力炮发挥最大威力的距离。使用普通的榴弹,就可以轻松的打到对面的山上。而且对于那些只有沙包修建的简易掩体的炮兵工事来说,五十七毫米无后坐力炮,打出的榴弹威力也足够了。

有心算无心,十分钟不到的时间,一零五二高地上曾经给主峰阵地带来极大威胁的日伪军这几个九二步兵炮阵地,在无后坐力炮精确的点射之下彻底的被解决。掩护这几门火炮的几个重机枪阵地,被平射的十二毫米高射机枪压制之后,被解决掉日军炮兵后腾出手来的无后坐力炮,也全部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其打掉。

在解决了一零五二高地上的最致命威胁之后,一六一三高地和左右两侧高地上的部队得以集中兵力和火力对付从在抢占了山腰海拔五百余米之处一个较为平缓的平台,作为出发阵阵地发起攻击的日军。

而在抗联上山部队的掩护之下,三团在山上的部队迅速的调整了部署。同时运上山的十几挺轻重机枪,也快速的分配下去。这些苏制轻重机枪,相对于抗联装备的轻重两用机枪,的确有些笨重。但无论是威力和射程,都是相当让人满意的。至少不逊色于日伪军装备的歪把子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

在两侧高地上的部队主动以火力配合之下,山下日伪军向着主峰一六一三高地发起的六次连一级建制的冲锋,甚至连距离阵地一百米都没有能够接近,就被山顶以及两翼的密集火力给打了下去。十几挺机枪两面夹击,在配合正面的火力,让冲击一六一三高地的日伪军承受了难以想象的伤亡。

再加上抗联带上山的步话机,在电话线被炸断的情况之下,为山后的炮兵指示的落点,也比原来时断时续的通讯要强的多。带上山两部报话机,基本上能做到与山下和炮兵阵地,保持通讯联络的畅通。

这比原来山上山下只能依赖有线电话,保持相互之间的通讯联络。但电话线却因为经常被炮弹炸断,而失去联络要强的多。对炮兵的引导,效率比原来要高出很多,而且准确率也高的多。

而且在杨继财带来的炮兵参战之后,掩护炮兵火力几乎一下子增强了两倍还多。炮兵不仅有了支援山上战斗的能力,对日伪军的火力压制,也有了反击的能力。分管炮兵的杨继财为了更有效的发挥炮兵的火力,将炮兵重新划分为几个任务不同的炮兵群。

他将自己带来的那个用日制九零式野炮改装的自行火炮连,加强两门一零七火箭炮,利用自身射程较大的优势,专门负责压制日军的炮兵阵地。掩护两门一零七火箭炮利用其火力密集、覆盖范围广的优势,加强原三团山炮连的两门四一式山炮集中火力打日伪军的进攻集群。

将原来三团的那个迫击炮连、山炮连的四门四一式山炮,与自己带来的两门一二零重迫击炮组成两个游动炮群,专门负责进行日伪军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封锁,切断敌军攻击部队两个梯队之间的联系,以及压制日军在山腰部位的出发阵地,以及兵力集结地。

为了更好的发挥炮兵的火力作用,杨继财将整个主峰整体不分主次划分为三个火力范围,每个炮群各自负责一块。在反击日伪军攻势的战斗之中,利用占据主峰制高点,炮兵观察员视野广阔的优势,与当面之日伪军炮兵很是进行了几场炮战。

第1011章 总算松了一口气

在炮战之中,有了抗联炮兵加入的掩护炮群,一改之前守军炮兵被日伪军优势火力压制住态势,稳稳的占据了上风。几次炮战下来,日伪军的压制炮火力度明显直线下降。日伪军炮兵的火力锐减,极大的减轻了正面阵地防御的压力。

原来配属给三团的炮兵也不用再像之前那样,打几发炮弹就得转移阵地。甚至以最快的速度打完一发炮弹之后,便立即收拾东西转移。至于精度怎么样,则根本就顾不上。总算可以集中精力和火力,支援山上战斗。有了炮兵的全力支援,山上的防御战打的也逐渐开始有板有眼。

尤其是抗联参与对日伪军攻击部队火力拦截的那两门一零七火箭炮,一次齐射就覆盖了日伪军一个连的攻击阵型。两门炮一次火力覆盖过后,日伪军发起攻击的一个连的兵力几乎就没有剩下几个人。几次攻击势力之后,日伪军损失惨重。山上尸横遍野,到处都是日伪军的尸体。

负责压制日军炮兵的抗联炮兵,训练有素,实战经验丰富。而这些火炮,又是改装的自行火炮,行动迅速。在加上其所使用九零式野炮,这种在日军之中,也是最新式,射程最远的野炮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度,都超过当面日军使用的三八式野炮和四一式山炮。

至于那门老旧而相当笨重的明治三八式一二零榴弹炮,对付四一式山炮还算勉强,但是在自己研制的最新式九零式野炮面前,却根本就不是对手了。那门老炮,也就欺负一下射程近的四一式山炮还行。面对机动性和威力都远远高于它的抗联四辆自行火炮,在一轮炮战之中就被炸的粉碎。

在炮战之中,损失不轻的日伪军炮兵另外一个恶果就是对攻势所提供的火力支援力度,大幅度的下降。再也不能像之前的那样,将对面山上的守军,以及山后的支援炮火压制的死死的。反倒是自己的攻势,被对手的炮兵压着打而雪上加霜。

这六次连续不断的攻势失利,给山下的日伪军带来的伤亡,远远超过之前历次的进攻。先后投入进攻的四个不同建制的伪满军步兵营,两个日军步兵中队。在正面一六一三高地上的火力,以及侧翼两个高地的火力打击之下,伤亡超过八成。

别说顽强性本就远不如日军的伪满军,就是正儿八经的日军面对这种伤亡率,也是很难承受的。这六次攻击,就犹如回光返照一般。在这六次的营连级冲锋被击退之后,日伪军的攻击力度明显下降。没有在发动之前整团整营的攻击,而是转而采取了以排级攻势为主,以连级攻势为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