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下载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483节

第483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以在经过慎重思考之后,他选择了利用去年秋季以来,关东军在松花江南岸修建的坚固防线,尽可能的削弱对手的有生力量之后,在调动后续的部队进行全面的反击,从而达到一举解决满洲目前困境的目的。因为在他看来,抗联没有持续作战能力,是其最大的弱点。

如果使其装备和兵员都遭遇到重大的杀伤,在调集新的援军对其进行全面围歼,全歼其一路或是几路攻击兵力,将会在最短时间之内改变目前的战局。如果判断的再乐观一些的话,扭转整个东北战局也不会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而对于眼下的关东军来说,这种后发制人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以逸待劳,采取一切手段削弱他们的持续作战能力,这是梅津美治郎与吉本贞一,这两大关东军巨头早在上半年二十三师团遭受惨重损失后,便已经达成的默契。

对于梅津美治郎来说后发制人,不一定就肯定会受制于人。他认为无论抗联如何的壮大,武器装备眼下如何的精良,但是底子与日军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部队的机动能力,日军更是远远超过抗联。

关东军虽然丢掉了整个松花江以北,但是大部分的铁路线,依旧掌握在关东军手中。即便是被抗联炸毁,但是依靠背后雄厚的国力支撑,以及各个铁道联队的能力,也可以在短时间之内修好。

梅津美治郎一向认为在现代战争之中,兵力数量和装备的多少,并不是绝对的因素。关键时刻的机动能力以及可持续战争的潜力,才是制胜的关键。而在这一点,日本远远领先于抗联。现代战争打的是什么,打的就是国力。这一点上,别说眼下的抗联,就是他们的重庆国民政府都无法与日本相提并论。

虽然这个拿两个到三个师团做诱饵,消耗抗联有生力量有点冒险,这个赌注下的有些大。眼下的诱饵,也快被吞光了。最关键的是,关东军情报部居然一点没有得知抗联的装甲部队,一下子扩大了数倍。这一点对缺乏有效反坦克武器的关东军来说,无疑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眼下二十三师团在抗联的坦克冲击之下,已经是朝不保夕。其作为关东军全面反击之前的试探性的,几乎集中了二十三师团最后残余兵力的反击,到目前为止仅仅收复了孙家营子一线后,便因为后继乏力、兵员不足而停顿了下来。

而七十一师团最后的残部虽说还在抵抗,但是目前兵员与弹药,无不消耗余烬。用师团长远山登中将的话来说,师团已经陷入绝境。全师团目前仅剩兵力不足千人,重武器已经全部损失,轻武器弹药已经下降的每人每天十发子弹的境地。三个联队长已经战死两名,整个师团已经处于全军覆灭的边缘。

至于在新京以北作战的二十八、二十九两个师团,目前已经被分割。二十八师团损失达到了七成,情况最好的二十九师团,目前也已经战损过半。如今的新京城内,已经能清楚的听到北面传来的炮声。而就在新京城外,目前已经出现渗透进来的抗联小股部队。

在形势日益严峻之下,为了保证关东军司令部的安全。就在前天,这二位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来干什么的两个大本营代表抵达的前一天,关东军司令部不得不从新京迁移到南边的四平街。

尽管眼下战局打成这个样子,是整个关东军所谓诱敌深入计划的一部分。但是形势一下子变化的这么恶劣,却是让包括梅津美治郎在内的关东军各级指挥官所没有想到的。这也造成了梅津美治郎在全面反击之前的犹豫。

尤其是在抗联采取的装甲集群战术猛烈冲击之下,仅仅一天的时间之内,原本按照计划可以坚守一周前沿阵地即被全线突破。当天抗联的装甲部队,便突入日军阵地最深达到十余公里。战局恶化的如此之快,是关东军之前所料不及的。

而关东军更没有料到,抗联会避开南兴安正面的七十一师团利用大兴安岭山地设置的层层阻击阵地,强行接路外蒙境内直插林西,在关东军的软肋上狠狠的插上了一刀。这一刀对于关东军整个以正面为主的部署来说,无疑是最狠的一刀,也是最致命的一刀。

也正是这一刀,让梅津美治郎大将在下达反击命令的时候,更加的犹豫。他即不能对新京以北的抗联部队视而不见,将主要的有生力量都放在西满。作为关东军现任司令官,他绝对不容忍新京在自己的手中丢掉。

而任由西满局势急剧恶化不管,对于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的统治来说,甚至于比新京丢掉还致命。如果新京丢掉,最多也就是对关东军以及大本营在政治上和士气上带来一定的影响,但还不至于说是致命的打击。

但是一旦抗联在西满站住脚,不仅仅是集中了整个所谓满洲精华,以及满洲主要人口聚居区的南满将直接处于抗联的兵锋之下。而且也将给连接关东军与华北方面军,这两大日军战略集团的咽喉北宁铁路带来致命的威胁。

而无论是关东军、华北方面军,还是大本营绝对不会容忍这种事情发生。早在挺进军进入热河之初,大本营就曾经严厉警告过关东军。就算整个西满和热河大部分地区都丢了,甚至哪怕是新京丢了,北宁铁路也不能出现一丝的危险。

当然大本营也不是一味的指责关东军,虽说日本人是一贯不讲信誉的。但是他们却无法接受别人对自己,也同样不守信誉。在派出参谋本部两员干将赶往满洲督战的同时,日本人也通过驻苏大使,以及驻苏使馆武官,对苏联方面允许抗联借路外蒙一事,提出严重的抗议。

甚至在苏联人目前自身已经处于大规模战争,而且战局极为不乐观的情况之下,日本人少见的采取了直接战争威胁的手段。前往抗议的日本大使告诉苏联方面,如果苏联方面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话,日本保留采取武力解决的办法。

在日本方面相当一部分人看来,在德军凌厉的装甲攻势之下,屡战屡败的苏联人眼下已经自身难保。而需要全力应对西线的苏联人,现在根本就无力应对日军从东线发起攻击。只要威胁到位,苏联人就算再强横也只能低头。

日本人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发展自己的装甲部队,但是对于一支规模庞大的装甲兵团每天消耗的物资数量,还是比较清楚的。日本人可以轻松的按照自己战车部队的消耗,推算出抗联在林西境内的抗联装甲部队的消耗。

他们很清楚,抗联在西满作战的部队,不算弹药每天的数量,仅仅油料一向的消耗就将会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在地面直接交通线尚未打通的情况之下,抗联如果想给在西满作战的部队补充给养,就只能通过外蒙。

他们认为只要苏联人切断了抗联途径外蒙的补给线,缺乏油料与补给的抗联,在西满的攻势就只能停下来。而抗联的那几架运输机,是根本无法满足这么一支大军日常所需的天文数字一样补给的。

只是让日本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日本驻苏联大使向苏联方面抗议的时候,苏联人也是一脸无可奈何的回答他们,此举抗联方面并未得到苏联方面的允许。苏联方面也正在向抗联方面交涉,以及提出抗议,并已经对抗联采取了相应的制裁手段。

这其中包括立即终止对抗联出售一切军民所需物资,除了一切武器装备之外,包括各种油料、粮食、医药等一切可以用于军事用途的物资。同时也禁止抗联通过苏联境内向其他国家进口物资,并切断抗联通过苏联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对其所辖部队进行补给的路线。

至于向抗联出售坦克一事,苏联人认为目前抗联使用的主力坦克,t二六坦克与bt系列快速坦克,在苏军之中已经属于二线装备。向抗联出售的这些坦克,并不违反日苏两国之前达成的协议。

日本既然与德国已经成为盟友,那么对于苏德战场上苏军使用的坦克想必也不会陌生。应该知道,这两种坦克在苏联方面,已经属于二线装备。当初签订协议规定的是禁止出售现役武器,而并未规定苏联方面不允许出售退役装备。

苏联方面有权利按照自己在某一些方面的需要,向任何一方出售他们认为可以出售的退役装备。这一点只要是苏联方面没有违反与日本人达成的协议,日本人就管不到,也无权过问。

第1209章 大本营的警告

至于眼下出现在抗联编制中的各种苏制轰炸机、战斗机,苏联方面压根就没有给予答复。总之除了抗联借道外蒙一事之外,苏联人对于日本人关于苏联方面违反协议的抗议,基本是没有答复。

苏联人的答复,对于日本人来说几乎与没有答复一样。眼下苏德战场上一个败仗接着一个败仗打的苏联人,自身已经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多余的物资对外出口?至于向抗联出售坦克一事,被钻了空子的日本人也只能吃了一个哑巴亏。

而禁止补给一事,更是不靠谱。如果二十三师团战败,抗联就等于直接打通了林西到齐齐哈尔、海拉尔一线的后勤补给线,哪里还用的到去外蒙借路?苏联人的这个答复,基本上是等于一纸空文。

而当初签订这份协议的时候,日本人自身坦克技术发展缓慢,却是一厢情愿的以为别的国家与他们一样。诺门罕战役期间,在二十三师团身上大施淫威的那些苏制坦克,至少还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会是苏军的主要坦克。

却没有想到人家手中还有新式的,威力更大的坦克。苏联人一句你们既然与德国是盟友关系,就应该知道苏军最新式的坦克是什么的话就将日本人嘴堵得严严实实。就是想抗议,都没有地方去抗议。

被苏联人搞的很火大的日本人,却是只能提出抗议别无他法。尽管大本营的一些高级作战参谋,因为对苏联人的这个答复很不满意。又重新拾起北进的策略,而整天嚷嚷对苏开战。与德国人配合,对苏联采取两面夹击,彻底消灭这个不守信誉苏维埃怪物。

只是对于日本人来说,现实永远是现实。从其目前面临的实际形势来说,对苏开战只能是叫嚣而已。占据了资源丰富,拥有着大量油田东南亚的美英荷三国,已经宣布对日本实施全面制裁。

铝土、石油、橡胶这些资源,日本只能依靠自身不多的储备。如果在半年之内无法解决这些维持战争急需资源来源,日本人的军舰将会只能停在港口生锈,没有了铝土,也就无法制造新的飞机。

开弓没有回头箭,没有搞定南洋的石油和橡胶,以及铝资源,日本人眼下根本就无力发起对苏作战。最根本的如果不解决威胁越来越大的抗联,单靠登陆作战,日本人也无法展开对苏作战。

为了获取石油,以及其他日本急需的资源,大本营制定的南下作战计划已经全面展开。海军针对性的训练正在进行的热火朝天,陆军几个师团已经南调至海南岛和台湾,以及越南进行热带适应性的训练。

装备雄厚的苏联人不是贫弱的支那,按照日军目前的情报所观察,苏联方面在远东地区的大部分部队虽然陆续调走,但是在远东地区又组建了一批新的部队,同时也保留了一批航空兵团和装甲部队。虽然战斗力有些下降,但是装备,尤其是坦克的数量还远远在日军之上。

苏联人的战斗力以及装备上的绝对优势,在诺门罕战役之中日军已经真实的领教过。在加上苏联广袤的国土纵深,日军大本营清楚的认识到,一旦日军对苏开战,并非是短时间之内能够解决问题的。

就算日本对苏作战能像德国人在西线一样吹枯拉朽,但是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是无法满足日本对资源需求的。西太平洋距离外高加索油田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对于日本人来说,北进是必然的,但是却不一定是必须的。

鉴于目前的形势之复杂,而此次在关东军上报了反击计划,却是迟迟未能展开。日军大本营派出了参谋本部部附加上主管作战,实际相当于作战部长的第一部部长,两大巨头亲自来关东军督战。

大本营的用意很明显,就是即便不能彻底的解决后顾之忧,但是大本营的意图是这些反满抗日分子,在日军南下的过程之中,绝对不能在后方给日军制造任何的麻烦。以保证大本营南下的进程,不会因为后方的原因被打乱。

看着面前被极端不利的战局,搞的苍老了几乎十岁的梅津美治郎大将,冈部直三郎中将也只能无可奈何的道:“梅津大将,尽管我们理解关东军目前所处于的困境。但是三天之内关东军必须全面发起反击,这是天皇的要求,也是陆军参谋本部的决定。”

“天皇与大本营对关东军目前遭受的惨重损失,却始终未能按照计划发起全面反击,达到大本营维持此战之前的战线最低底线,已经失去了耐心。阁下别忘记了,大本营并不是要求关东军一战解决满洲所有的问题,大本营的要求是至少要维持年初的战线,以便大本营腾出手来先解决南洋的问题。”

“梅津阁下,你应该清楚目前帝国即将展开对南洋的全面攻击。帝国不能将原定于南下作战大批的精锐师团,长期滞留在这满洲境内。尤其是南下急需的航空兵,以及战车部队。南洋的气候与满洲天差地别,如果预定南下的各个师团不提前进行适应性的训练,对于帝国陆军的南进计划来说影响极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