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下载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634节

第634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配合自己正面当任火力掩护的那四门骑炮,也没有能够逃过一劫。在敌军第一轮坦克炮火之中全部被击毁。他的骑兵第四旅团到眼下,除了几挺轻机枪之外,已经失去了全部的支援火力。

这种局面让这位左间久为人少将的心思,自信立马由满血状态飞速的下降。当他尽可能分散的骑兵,被抗联的坦克部队又挤压成集群状态之后,他内心的状态则彻底变为一种不祥的预感。

这位左间久为人少将心中的预感,很快便变为了现实。在将散开向正面发起攻势的第四骑兵旅团,在几次攻击失利之后,又重新挤压到了东西长七百米,南北宽不足一千米的狭小空间之内。

而在完成对日军骑兵挤压之后,抗联的坦克部队只是以机枪火力封锁不让骑兵突出这个界限,自己却是向后撤退了百余米。除了机枪还在不断的扫射被压缩的已经很密集的日军骑兵之外,坦克炮也全部停止了射击。

看着身边被挤压回来的骑兵,左间久为人少将很清楚,一旦抗联完成了坦克包围圈,同时挤压过来,那么等待自己的除了全部损失几乎没有别的结果。面对着急转直下的局面,左间久为人少将咬了咬牙指挥全部的骑兵向着抗联正面阵地冲去。

在他看来一千米的正面,也足够自己的骑兵尽可能的散开。而七百米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不过是几分钟的事情。只要能拼尽全力,利用骑兵的速度和冲击力,冲破抗联正面的阻击线,自己就能绕路退回城内。

尽管他很清楚面对着对手的密集的火力,短短的这七八百米的距离付出的代价会相当的大。但是拼死一搏,也总比全军覆灭在这里要好的多。刚刚那二十分钟的几次正面冲击,让他知道对面的抗联尽管只有最简易的工事,但是火力密度却远不是自己可以相比的。

但骑兵第四旅团,是目前整个归绥地区唯一成建制的日军机动部队。如果全军覆灭在这里,那么即便有厚实的城墙和大量的工事可以依靠,但归绥可就真的无兵可守了。就算将集团司令官死活不肯撤退的包头驻军调回来,但也是远水无法解近渴了。

就在下定了决心,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的左间久为人少将,还没有来得及下达冲锋的命令。在抗联阵地后面,突然传来一阵他之前已经听过,已经不在陌生的嗖嗖齐射声。还没有等这熟悉的声音,知道不好的左间久为人喊出声来,两个连齐射的九十六枚火箭炮弹,已经覆盖了他和他部下所在的区域。

这九十六枚火箭炮弹爆炸产生的硝烟还没有散去,周边的t三四坦克打出的一批高爆炮弹,与正面一个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连,一个八二迫击炮连,以及为数不少的六零炮打出的四发急速射,几乎在同一时间落在了这片区域之内。又将日军骑兵第四旅团所在区域,彻底的清洗一遍。

不待所有炮弹的爆炸声全部落下,亲临一线指挥的穆长秋便下达的全体出击的命令。以步兵配合坦克,利用坦克上的机枪火力掩护,从四面向合围圈之中已经寥寥无几的日军骑兵第四旅团压了过去。

而在正面交叉射击的高射机枪、双二十三毫米高射炮的火力,在不断的收割着残存的,面对着已经不利的形势,开始四散突围,试图打开一条逃生路线的日军骑兵残余力量。他要做的不是击溃,而是将这个第四骑兵旅团全部留在这里。

在炮火之中幸存下来,好不容易才控制住身下坐骑的左间久为人少将,面对着已经所剩无几的部下,已经彻底失去了突围的信心。但这位明显不甘心放弃大日本皇军最后尊严的日本骑兵少将,在多次突围无果的情况之下,也激起了心中最后一搏的念头。

第1613章 归绥之战(三)

下定决心垂死挣扎的左间久为人少将,带着身边从两个骑兵联队,已经剧降为两个骑兵中队的最后残存骑兵。举起雪亮的马刀,不顾一切的向着正面正在正在缓慢压上的抗联部队冲了过去。

他的意思很明显,反正我也突不出去了。与其他三个方向压上来的都是坦克相比,正面压过来的抗联部队还是步兵。我骑兵打坦克是打不过,但是打你的步兵我还是有很大的把握的。

只要冲破你的火力网,冲进你的阵地就是全军覆灭,我也可以拉上你们步兵当做垫背的。这里是平原地形,骑兵对付坦克那是被屠杀。但是以骑兵的冲击力,对付你们的步兵就是屠杀。

最关键的是在左间久为人看来,我距离你的步兵阵地,要比你的坦克距离我的所在的位置要近。坦克的行动速度是快,但是我的骑兵在短距离之内的速度,也不比你们慢到哪里去。只要我和你的步兵搅合到一起,你的坦克也只能在一边看着而无法参战。

只要你无法参战,你的防护力和机动能力、你的机枪和火炮,也就全部的失去作用,这就给了我一次咬下你们身上一块肉的机会。只是这位左间久为人少将,想的是相当的不错,但他正面的穆长秋,却是压根就没有准备给他成功的机会。

穆长秋什么人?早在抗联的时候,就与这帮日军打了多少年的交道。对于这帮日军上来动不动就决死冲锋的习惯,那里会一点不了解?他正面压上的步兵,行动的速度不仅很缓慢,而且始终也没有离开身后火力网的保护。

其实如果这位左间久为人少将,将剩余的这点残存的部下彻底的分散开。以单骑的形势,从坦克压上来的方向寻找缝隙突围,未必就真的一个人也冲不出去。毕竟穆长秋手中的步兵现在有限的很,除了正面之外其余的方向都还是以坦克为主。

尤其是两翼压上来的兵力,几乎没有多少步兵,全部都是清一色的坦克。这些坦克为了封堵住当面日军骑兵突围,之间的间距拉的并不是很密。再加上为了防止误伤,在围堵这些日军突围的时候,不可能开炮射击。

而坦克上的机枪都在正面,一旦日军骑兵绕过当面的坦克,除非转动炮塔或是车体,否则机枪火力很难形成交叉射界,完全封死他们的突围通道。这就给了日军骑兵,彻底打散突围的机会。

但此时已经彻底被短时间迅速扭转成为不利的战局冲昏头脑,满脑子都是决一死战,七生报国的左间久为人少将,早就已经想不到这一点了。他的脑子里面,只有拼死一搏,力争尽可能的多杀伤抗联的步兵。

这位左间久为人少将,已经不是此战之中第一次犯错。从与穆长秋带领的侧翼攻击部队遭遇一开始,就犯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错误。日军第四骑兵旅团都是骑兵这没有错,但这个骑兵旅团虽说马上的功夫没有忘记,但是已经不在是与敌军骑兵厮杀的轻骑兵了,而是乘马接敌,下马作战的枪骑兵。

如果他在与穆长秋的部队接触之后,立即下马作战,结局不见得会这么糟糕。即便是在平原地带作战,他的那四门九四式速射炮,几乎就是一堆废物。但是按照日军的一贯作风,以步兵对付坦克,也不见得会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两个骑兵联队就被打垮。

也许考虑到面对着抗联的火力过于密集,以步兵的方式接近,带来的伤亡只能更大。也许面对着抗联的坦克突击,手中缺乏足够反坦克火力的他,在与抗联坦克集群搅合到一起,使得坦克无法发挥自身火力的打算失败之后。还是打算利用他骑兵的冲击力,先解决步兵,在想办法对付抗联的坦克。

所以这位老兄,还是坚定的将更利于马上劈杀的轻骑兵战术运用到底。毕竟下马作战,进度再快,也不可能有骑兵的突袭快。这里又处在归绥周边不多的平原地带,骑兵对步兵的冲击力还是很强的。

但他却忘记了,步兵的推进速度的确比不上他的骑兵。但是步兵的目标之小,作战的灵活性,也远非骑兵可以相比的。最关键的是步兵的战术运用,也远比骑兵要灵活的多。即便是面对抗联冲上来的坦克,采取一边防御一边突击,也不是未尝没有一战的能力。

看着望远镜内举着马刀正在进行最后冲锋的日军残存兵力,冷静异常的穆长秋非但没有任何的表情,嘴角却是反倒露出了一丝讥讽的冷笑。就好像在他眼前的不是一群群的日军骑兵,而是一道已经烹制好的盛宴。

穆长秋不认为在自己四挺双联装十四毫米机枪,四门双联装双二十三毫米高炮,再加上大量的通用机枪和十二毫米高射机枪,以及全军人手一支的自动步枪组成的火力网。是左间久为人手下仅存的这点骑兵,可以轻松突破的。

当初他两个骑兵联队,自己尚且没有担心过。现在面对着已经剩下不到两个骑兵中队的这点残存,他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对自己的部队和装备,他有着无比的信心。别说两个骑兵中队,就是在来上一倍,他也不相信对手可以突破自己的火力网。

穆长秋的自信,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尽管是骑兵,也尽可能在有限的作战宽度,采取了松散型的冲锋。但左间久为人的垂死挣扎,并不能给他带来想要的结果。在密集的交叉火力之下,他的决死冲锋并未比送死好到哪里去。

他的骑兵尽管以最大的马速,试图突破对手的阵地。但他仅存的这些部下,不管如何催促自己的坐骑进行最后的冲刺,却是连他对手阵地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便被连人带马打成了蜂窝煤。更有甚者被对方射速奇快的小口径火炮,连人带马打成了两截。

在这么近的距离之内,双连装二十三毫米高射炮,与十四毫米高射机枪组成的交叉火力,对于任何一支冲锋的部队来说,都绝对是最致命的。一发平射的二十三毫米高炮弹,甚至可以在将日军骑兵连人带马一同打成两截之后,依旧保持着穿透力,寻找下一个倒霉者。

而在他的身后,追上来的抗联坦克集群,为了避免误伤自己人,连机枪都停止了射击。依靠坦克的冲击力,在战场上来回横冲直撞的碾压他的后卫部队。他断后的那些骑兵,一个个被坦克撞倒之后,又被厚重的履带碾压成泥。

在四面夹击之下,左间久为人的最后垂死冲锋,连一个水漂都没有打起来,便悄无声息的逝去。而这位左间久为人少将,在最后攻击发起三分钟之后,还没有等他的战马提起速度来,便被一发十四毫米机枪子弹,在胸口上开了一个大大的天窗。

与他那些或是被打成了一堆残肢断臂,或是被碾压成肉泥的部下一样,实现了他七生报国的愿望。只不过这个家伙的那匹纯种的阿拉伯马的坐骑,却侥幸的逃过了一劫,成了这场战役唯一的幸存者,也成为唯一的战俘。

在最后一声枪响落下之后,穆长秋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冷冷的扫了一眼到处都是人马残缺不全尸体的战场之后,却是连战场都没有去打扫。派人将那匹特殊战俘牵了回来之后,便将所有的兵力,来了一个就地转向,杀奔身后的归绥城。

至于正与十三团激战的残存日军部队,他连搭理都没有去搭理。自己这边已经解决掉日军的主力,剩下的这几个中队日军,如果在一个坦克连的配合之下,十三团团长还无法解决,那么他的这个团长就该换人了。

归绥城下的穆长秋,干净利落的解决了归绥日军主力骑兵第四旅团。而此刻就在归绥城墙上,一直观战的日军蒙疆驻屯军骑兵集团司令官西原一策中将,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放下手中的望远镜,面对着一片惨烈的战局久久无语,好半天都没有缓过劲头来。

曾经亲自出席了去年底华北方面军与关东军联系作战会议的他,对于当时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对这支军队的重视相当的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自己手中的骑兵集团是无坚不摧的。

尤其是原来调拨给了十二军指挥的骑兵第四旅团归建之后,更是让他自信心暴涨了不止一倍。在他眼中别说大青山内那些缺枪少弹的土八路,就是屡次击败强大关东军的什么抗联一样都无所谓。

他的骑兵集群,面对着无论再强悍的对手,也一样会取得最终的胜利。有着日俄战争时期黑台沟会战遗留下来的强悍作风,他的骑兵是无所畏惧的。这也是他在抗联已经突入归绥近郊之后,选择主动出击的主要原因。

此刻肠子都快悔青了的他,现在最后悔的是为什么要派出骑兵第四旅团放弃坚城,冒险出击,结果却是全军覆灭。这一战他几乎丢光了防守归绥的作战主力,剩余的残存兵力,在对手如此强大的攻击力之下,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城防工事在坚固,城墙在高大、厚实,又能怎么样?这些工事都是需要人来固守的。没有了坚守所必须的兵力,就算修建在坚固的工事也没有任何的作用。更何况眼下的对手,也不是缺乏重装备的河套地区的敌军。

战术凶悍、狡诈,装备出乎自己想象的先进。他们的坦克更是坚固异常,居然连七十五毫米野炮弹在近处都无法击毁。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集凶狠、狡诈为一身。再加上先进、强大的武器装备,让西原一策后背直冒冷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