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下载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845节

第845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美国人在不断的加强重庆方面的盾坚固性,同时也在不断削减对抗联的武器装备援助。进入四五年后美国援助的装备数量一再下滑,到五六月份运抵的装备数量,已经是到了若有若无地步。

对于美国减少武器装备的援助,杨震并不怎么太在乎。自己的坦克生产虽说产能不足,但至少到了眼下还能暂时满足需要。所以他再三要求美国人爽约的武器装备,要用机器设备和军工原料来冲抵。

经过与美国方面的苦心周旋,双方就四五年的援助问题,达成了最新的协议。美国人不在向抗联提供除了飞机之外的武器装备,原定的武器装备配额,转为用抗联最急需的工业设备抵账。

不过在工业设备种类上,杨震与美国方面爆发了激烈的冲突。美国人拒绝提供大吨位的液压机,并拒绝杨震提出的造船设备。只同意以抗联现有的工业基础,提供部分恢复这些工厂产能,所急需的设备和零部件。

美国方面不在提供电炉之外钢铁制造设备,但是可以提供部分石油开采设备,以及部分轻工业制造机械设备。抗联要求的电力设备美国方面可以提供,以抢修遭遇到战争损坏的南满工业设施,保证南满工业生产所需电力。

但是制造工业扩大所需设备,还是遭到了美国人的拒绝。美国方面以抗联已经收复整个南满工业区,获得了南满工业的补充,除了部分原料之外足以弥补战争的消耗。美国方面已经无需在为抗联,继续提供大量的机器设备。

美国人的态度很坚决,坚持只在南满工业区基础上,提供缺口的部分设备。但是拒绝增加南满的工业产能,尤其是涉及到军工方面的设备。经过苦心争取美国人才最终同意,为抚顺特种钢材制造业的恢复,以及抚顺铝厂提供一批所需设备。

并同意出售部分飞机制造设备,用以恢复沈阳飞机制造厂的产能。并同意提供一批汽车制造所需的机械设备。并为抚顺、阜新两大煤矿的恢复生产,提供一批采煤和洗煤设备,以及火力发电设备。

在其他的方面,美国人只是同意为东北提供三百辆拖拉机,帮助东北人民政府开发辽河三角洲。以及再提供一千部钻机,以协助东北方面开发辽河油田。但是所有的东西,全部计入对抗联《租借法案》援助项目,也就是全部需要记账。

面对着美国人的在援助方面态度发生的变化,杨震搜肠刮肚干脆提出了一个与美国方面贸易最惠待遇的建议。而这个建议让美国人,一下子让态度强硬的美国人来了兴趣。经过一个半月的谈判,达成了一项让美国人后悔几十年的协议。

而对于重庆方面不断的动作,被中央紧急召回北平的杨震却是并不以为意。眼下这个时候重庆不会大打出手的,他们没有愚蠢到已经到了这个节骨眼在外战还未结束,大量的侵略者还驻扎在国土上的时候首先发起内战。政治上首先处于不利地位,而且恐怕美国首先就会翻脸。

尽管现在得到大量美械的他们,腰杆子很硬、底气也很充足。但这个时候的擦枪走火,只不过最多试探而已。所以主席询问如果重庆方面先动手怎么办,杨震干净利落的只回答一句那就给他们打回去。看看是他们的美械装备硬是,还是我们的拳头硬。

对于杨震的这个很强硬的态度,主席只是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与他谈了很长时间的东北今后发展,以及针对整个东北实际上是朝鲜战场上的形势,杨震下一步的战略构思和想法。

在眼下接任东北局第一书记后,主持东北全局工作并负责军区全面工作,还要负责对外谈判,以及主持某些秘密项目研发。被压的实在有些不堪重负的杨震,再三请求中央给自己加派人手,分担一些工作的要求之下。

主席经过慎重的考虑,最终决定将原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调任东北军区第二政委,兼任新成立的东北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书记,专门负责一些尖端武器研究工作,而军区第一政委由杨震兼任。

中央这番调整后,杨震身兼东北局第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第一政委。身兼东北党政军三职,成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尽管在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调任东北后,杨震再三要求第一政委和第一书记职务,改为由自己这位老首长担任。但主席的态度很明确,告诉杨震这个决定不会改变。

不过中央虽说满足了杨震的需要,帮他卸了一部分担子。但在老总的要求之下,中央将协助林总指挥抗联主力部队进关的王光宇,留了下来担任军委副参谋长。军区代政委李延平也被调离,改任晋察冀军区政委。

突然被调走老搭档和一员大将,让杨震多少有些被搞的措手不及。但老总提出了加强中央指挥力量建设的要求,杨震虽说有些不情愿但也只能放人。而且中央提出调李延平去晋察冀军区工作的理由,也让杨震无法拒绝。抗联调入关的部队,主要都部署在晋察冀军区的辖区。调李延平到晋察冀军区工作,有利于保持部队的稳定。

老搭档和大将的被调走,尽管杨震也知道不可能在一起工作一辈子。这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依旧感觉到相当的失落。

第2170章 勾心斗角

只是对于主席关于在实际上,负责指挥进关抗联主力的晋察冀军区新任司令员人选,征求杨震的意见时候,他却保持了沉默。但在听到中央决定由林总接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负责指挥进关的抗联主力部队,杨震心中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对于主席这个人选,杨震表面上没有说什么,但是在内心可以说非常的满意。他相信以林总的才能以及在军事上的素养,会带好自己一手创建的这支部队的。将抗联进关的主力部队,调归林总指挥他可是相当的放心。

在完成两大军区编制调整后,被调离了两位老战友,以及自己亲手建立并一手带大的部队,被调往关内战场归属其他人指挥。尽管这个人选是他最期待的那个人选,但情绪上多少还是有些失落的杨震,将所有的心思都转回到了东北。

先后送别了王光宇和总指挥,后又送别了李延平,情绪很是不高的杨震,却还要打点起精神来,着手开始进行整个四五年的战略部署。知道这场战争已经维持不了几个月的杨震,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利用最后这段时间,怎么样最大限度的从美国人手中,搞回所需的设备和技术。

同时着手开始秘密部署一些东西,当然这些东西除了他本人,以及直接涉及的干部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人清楚。甚至就连李延平和郭炳勋,在很多事情就连一知半解都算不上。为了保护好自己的政委和参谋长,杨震可谓是用心良苦。

所有涉及到的干部,必须要对自己下一步的任务进行严格的保密。杨震再三交待,一旦泄露出去将给予最严肃的军纪处理。就像李明峰三天会谈之中,两个人究竟谈了什么,如果泄露出自言片语,等待他的后果会相当的不妙。

整个四五年的战略规划,绝大部分都是杨震亲自一手拟定的。为了完成这个计划,他想方设法的收罗必要的装备。甚至在搞不来新装备的情况之下,想方设法通过美苏搞来二手,甚至是三手的德意制造运输机,以满足所需的物资和装备。

在准备工作之中既要实现严格的保密,又要在某些方面进行必要的准备。最关键的是所有的东西,都要杨震亲自去掌握。其他涉及到的所有干部,最多也就清楚自己负责范围内的东西。在还要完成各项工作的情况之下,掌握全局并布控一切,这对于杨震来说无疑是相当疲惫的事情。

杨震一方面开始着手秘密部署四五年的战略规划,同时一边不断的幕后调整对日轰炸方案。虽说杨震同意了与美国人联合进行几次轰炸,那位李梅少将的性子相当的急,在杨震同意并给抗联远程轰炸司令部下达命令后。立即拿出早就制定好的方案,敦促抗联远程轰炸机司令黎明实施。

于十二月十六日,在杨震的最终同意之下。抗联航空兵出动所有能够出动的全部b二十四轰炸机群,一半的斯特林轰炸机群,以及全部可以起飞的苏制佩八轰炸机和叶二轰炸机,总计九百余架轰炸机组成一个庞大的机群。

与美军出动的四百六十架b二十九轰炸机,一百七十架b二十四轰炸机群配合,对日本大阪实施了规模空前的轰炸。而为了摸清楚抗联为何在对日空袭作战之中,损失低于美军的李梅少将。

专门乘坐一架b二十四轰炸机亲自指挥b二十四轰炸机群,与抗联联手对大阪采取空袭。此次与美军联合发动对日空袭,虽说抗联也算是全力以赴。但这种联合空袭,在整个战争的最后期间,只进行了为数不多的寥寥几次。

中美两军总计一千六百余架的轰炸机群分为三个梯队,美军的b二十九轰炸机群,作为对大阪轰炸的第一梯队。抗联的b二十四轰炸机群与美军的b二十四轰炸机群,总计八百余架的b二十四型轰炸机,作为对大阪轰炸的第二梯队。

同时抗联以二百多架斯特林轰炸机为主,加上三十多架还能飞行的佩八轰炸机。再加上最后一次参战的三十余架叶2轰炸机,组成的三百余架的大型机群,则对大阪西南方向的神户实施轰炸。

此次在美军强烈要求之下采取的联合对日空袭作战,原本杨震只准备出动四百架轰炸机应付差事。不过在几经考虑之后,为了在四五年的谈判之中更多的争取主动,杨震最终还是决定尽可能多的出动飞机。

不仅出动了所有能够飞行的b二十四轰炸机,以及所有还能够使用的苏制重型轰炸机。还出动了一半的斯特林轰炸机,利用这次机会对大阪西南方向的神户,采取一次突击行动。因为按照抗联的情报显示,日本中岛飞机公司的一个制造厂从东京疏散到了这里。

而这个飞机制造厂正在秘密仿造德国的喷气式飞机,研发日本人自己的喷气式战斗机。一旦让日本人在战争结束之前,研发出喷气式战斗机,这对于抗联来说无疑不是什么好消息。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那就干脆一次性解决。

就算不能将日本人的喷气战斗机计划扼杀在萌芽之中,但至少也要尽可能的拖延日本喷气机的研发计划。所以杨震最终将神户也圈了进来,并出动了抗联一半的斯特林轰炸机,专门对神户进行空袭。

这个恐怕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轰炸机群,在抗联与美军共计五百余架雅克九战斗机与p五十一野马战斗机群的掩护之下,分别与抗联北满的十余个基地起飞,在日本海上空汇合之后,直扑日本神户、大阪工业走廊地带。

而为了掩护这批轰炸机群,驻朝鲜境内的抗联战术航空兵,在美军部分战斗机群的配合之下,也对朝鲜南部的日军各个航空飞行基地,实施了攻击作战。美军的p三十八战斗机群,也对朝鲜南部的日军各个雷达站实施了空袭。

然而此次与美军举行联合对日空袭之中,与往常出动的轰炸机群相比,这次抗联的机群之中少了几架飞机。所有的特种作战飞机,无论是电子干扰飞机还是预警飞机,按照杨震的命令一架都没有出动。

只出动了几架用来播撒铝箔条的飞机,以干扰日军雷达。为了保密此次对日轰炸实施过程之中,对日军防空系统的压制以美军为主,抗联所有的电子战飞机全部避战。这件事情上杨震很果断,宁可承受一些损失,也绝对不让美国人查明白原因。

杨震可不想在几个月之后,整个东北的防空力量在美国人的严密监控之下。这边抗联的飞机一起飞,就被那边天上的眼睛给发现。以美国人的实力,一旦被他们窥视到秘密,他们的发展速度,远非科技水平薄弱的抗联可以相比的。

以美国人的科技能力,以及眼下已经认识到空中预警的重要性,要不了几年就能搞出来。但现在这座大山美国人还是慢慢的去爬吧,别想着从自己身上占便宜,然后回身在对付自己。与美国人打交道,心眼太实在要吃亏的。

而且美军轰炸机上装备的小地毯式干扰机,以及大量干扰箔条。虽说因为不是使用专用的干扰飞机,也缺乏整体无线电干扰系统。但是对日军雷达的单一干扰性能,并不比抗联使用的专用干扰飞机差的太多。

既然他们有自己的手段,那就别想着吃着碗里的,还要惦记别人锅里面的。美国人窥视抗联的某些东西,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次只不过是多种手段无效的情况之下,来了一个开门见山而已。

早在美军第一批航空兵进驻抗联的时候,抗联就敏锐的发现。美国人为了保证几座机场的安全,设置的地面雷达站,监视的可不单单是日本海方面。这些雷达站不时的将监控范围,扩大到北满抗联的机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