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下载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七十年代小财女 > 第7节

第7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许良也说:“就是,小顾来这咱还能改善改善了,估计前几年祸害的太狠了,近处这一片连个鸡毛都看不见,要不老子早逮来杀了吃肉了,妈的,这肉闻着可真香。”

谢韵回家拿了新做的玉米饼子又在空间里找了份炸花生米,一起带过去。

上次吃了一次谢韵的饭后,让这些老爷们念叨了好久,说谢韵做饭好吃。顾铮吃了一口鸡肉,也暗暗地点头,真香!忍不住大口猛吃起来。

老宋问谢韵做饭跟谁学的,他可知道这丫头从小肯定是个娇生惯养的,这几年日子不好也没东西给她霍霍,没想到做饭做得可真不赖。

谢韵说;“你们太久没吃肉了,所以觉得香,另外柴火锅做饭就是好吃,我让支书的儿子帮我做了个松木锅盖,我爷爷以前老说,什么锅配什么盖。”

许良乐了:“什么锅配什么盖?还能这么用?哈哈,小丫头真有意思。”

谢韵心里不服,哼!你是没见识到日本那帮抠细节到变态的匠人,真想拿《寿司之神》的dvd出来让二郎大爷给你开开眼。

“还有啊,就是我虽然实践少但是我以前好东西没少吃,现在没得吃只能瞎琢磨怎么做了,以后有好东西我再给你们接着做。”谢韵接着说。

没说出来的是,现在的食材好,简单烹饪就能美味无比。谢韵前世听过一个有名的美食家感慨,美食是七分食材三分做,他自己已经很少出手做东西了,因为好食材越来越难找。所以谢韵还打算有机会在空间里多储存一些现在的食材留着以后吃。

大家想起了她的身世,也是个可怜的丫头。顾铮也听老吴说起过谢韵的身世,听后决定再对她好点,自己起码还有家人在世,而她却跟家人阴阳两隔,小小年龄就孤零零的一个人,不知这些年都是怎么过来的。

老宋开口说:“你爷爷是个了不起的人,我们的当年还得到你爷爷冒过封锁运到前线的稀缺药品。救了好多伤员。”

顾铮也开口道:“你姓谢,你爷爷叫谢明义?”

谢韵点头,顾铮难得地多说了几句话:“我爷爷曾对我说,当年他们被鬼子困在深山里有好多人感染了伤寒,连他都病倒了,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了,也是最后等来你爷爷的药才被救了一命。”

看来谢家人跟顾家有缘,都是顾家的贵人,不管是老的还是小的。

老吴感慨:“这些无名英雄不比奋战在第一线的战士功劳低啊。”

许良像是意有所指的问道:“你爷爷当年摊子铺得那么大,就没什么仇人吗?”

什么意思?谢韵回到:“我年龄太小,长辈只让我好好学习,其他的事情有他们在不需要我操心。”

说到学习,老吴接过话头:“丫头,不管怎么样?学习不能丢,爷爷也就这点本事了,现在冬天冷,我们活也少了,有空爷爷给你补补课。”

他不提谢韵也想等过两天跟他说这件事,谢韵高兴地说:“吴爷爷我上次去收购站买了旧课本,等过两天你们的检查过去,我就找你学习好吗?”

老吴点头说好。一顿饭吃完,当然盘光碗净,连汤都被许良用饼子抹了一遍。

第16章 发粮风波

刚进腊月第一天,村里的大喇叭传出谢大伯的声音,让大家拿着东西,去大队办公室门前广场,等着算工分,分粮食。

谢韵听了,赶紧拿上就麻袋,出门往村里走。

到了后,发现大家发粮的积极性比干活可高多了。人已经来了一大半。谢大伯跟于会计还有几个人坐在桌子后面,他们旁边放了要分的粮食。

红旗大队一共80多户,400多口人。成年劳动力一年最多能挣两千多公分,一公分4分钱,现在农民都苦,辛苦一年一个人还挣不到100块钱,两千工分里还包括口粮要扣除出去的,劳动力多的人家全家加在一起可能还有百来块的收入,有的孩子多、劳力少的人家能持平就不错了,家庭收入主要就靠年底多养的一头猪跟家里鸡下的蛋。

还有像谢韵这种困难户,还要倒欠队里的工分,村里这样的人家也不多,除了她,大队的马寡妇家,一个人带了两个6岁孩子,家里还有一个瘫痪的婆婆。还有刘老实家懒人多,他老两口跟大儿子养了家里其他两房,也是欠公分大户。

成人一年350斤口粮,听着挺多,后世好多女人减肥,一顿饭也吃不了2两米,但是有个名词叫脂肪定量,人体所需营养需要均衡,蛋白质的摄入不能少。但是现在人一年吃不上几回肉,热量来源主要靠主食,再加上干的都是重体力活消耗格外大。所以350多斤口粮根本不算多,何况350粮食可不都是耐饿的玉米。

红旗大队靠山,只在大队南边有一部分水田,每年的大米上交之后,每口人还能发个20斤就是相当不错的年景了。剩下的有200斤是玉米,红旗大队土地肥力一般,没办法像有的地区实行玉米、小麦套种,所以没有麦子发,不够的用地瓜、黄豆、红豆、高粱、糜子等杂粮来填补。

村里的知青也来了,没和村里人站在一起,单独站在广场旁大柳树下面。谢韵是穿越来第一次看清这些下乡来修地球的知青,一共20多人,男女各一半,谢韵使劲调动脑海的记忆,只对10来个人有一些印象,大都是找过她麻烦的。他们有的来的时间长有5、6年的,有的来的晚,林伟光来得就晚,才来了2年。大多是省内其他地方来的,也有几个是外省人。看穿着还是比村里人略好,收拾得也干净一些。

谢韵不是不怀疑那天晚上的嫌疑人是知青里面的人,但是现在冬歇不出门干活,自己也不可能贸贸然地登知青的门,只能等着来年天暖和去地里干活时再摸摸他们的底。村里不是没有小姑娘爱往知青点跑,王支书的小女儿就数去的最勤的那一拨。但是,谢韵不能去,知青里面有的人对自己可是深恶痛绝的,这不那个叫王红英的恶狠狠的眼神就跟谢韵对上了。

村里人不喜欢知青,刚来的不会干活,来了久了就不爱干活,他们当地对知青口粮的政策是市里知青办补助一部分跟村里发放一部分,这下村里的人就不乐意了,本来要发给他们的粮食还要给这帮城里来的人,被人从嘴里夺食谁都不乐意。而知青也不喜欢村里人,嫌弃他们粗俗无知、不讲卫生、爱贪便宜。总之,相互之间看不顺眼,村干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闹大矛盾就行。

谢春杏站在人堆里望着站在边上的谢韵,事情真的跟上一世有些不一样了,她清楚的记得,上一世发粮之前,住在草棚子里的那个年轻人,已经生病不在了。可前两天,她溜过去看,发现那个人竟然在割草干活。是因为这个三妹吗?

谢韵发粮排在前面,等她上前,念公分的于会计瞅了她一眼说道:“三丫头,你今年一共挣了989个工分,你不算成年劳动力,发给你的口粮应该是280斤,公分不够你的口粮,今年你应该还欠队上211个工分。”

还不等谢韵回话又接着说道;“你大前年、前年、去年欠队里的工分还没还上呢?你这也不好继续欠下去吧,要不村里其他人该怎么想?”

马歪嘴子在这种时候肯定少不了她,在后面添火:“于会计说的对,三丫头你最近不都手头宽裕了吗?我们大家可看见了,又买这个又买那个的,还花钱打家具。既然有钱就花钱把公分补上吧。”

李二他娘也是事事都冲在最前面:“是啊,三丫头,王三他媳妇可是看到你连肉都买上了。我看你这小脸都长胖了,好东西是不是没少吃?能吃上肉的人还好意思欠大队工分啊。”

谢韵看到其它村民大部分也点头附和,看来自己前段时间仇恨拉得有点大,但是东西不过了明路,自己外貌变化太大也说不过去啊。不过还是被宋爷爷说对了,以前自己的地位是在红旗大队金字塔的最低层,刚想活动活动往上爬爬,同样金字塔底下站在自己头上的普通村民以往面对自己隐隐的优越感及不屑一顾受到挑战,看到自己有变强的势头,心里都不平衡起来了。

谢韵没有理会于会计的话,看着旁边的谢大伯问道:“队长,于会计说的是队里一致同意的呢?还是他自己的想法?”

谢永鸿也生气,让谢韵花钱买工分这事事先他可不知道,又是于会计给三丫头穿小鞋,但是看大部分村民都同意,他也不好说是于会计自己的想法。

“三丫头,你看你这工分欠的确实多了一些,咱队上账上也不富裕,买个农具都不舍得,你要是手里有钱就给补上。”

谢大伯不帮她说话,谢韵也没什么意外。这时候不能据理力争会适得其反。谢韵眼泪挤不出来,只能给自己装上焦心的表情着急地辩驳:“可我吃的用的那些东西都是别人给我的呀,我又没花钱,叔叔倒是给了我一点钱,都让我打家具用了啊,我手里也没有几十块钱给村里呀。”

于会计不相信谢韵:“不可能吧,三丫头,你那叔叔那么有钱,东西都舍得给了,才给你那么点钱,咱村木头不值钱,打家具又用不上多少钱。”

谢韵烦他烦得要死,不爱跟他说话只对着谢永鸿:“队长我手里是真没钱,一下让我拿出来我也拿不出,我想问下,咱村又不是我自己欠公分,那马嫂子跟刘老实他们家用不用补?如果必须借钱补工分?被我借钱的人,要是闹不明白,去上面问这工分政策是怎么回事,上面会怎么回复他?”

把锅甩给谢永鸿,其实不光红旗大队,其它的大队,欠公分的人家多了去了,没见别的村让人补钱,顶多挣了公分慢慢还。

还没等谢永鸿说话,刘老实家二儿媳妇怕被逼着补钱就叫开了,平时干活她连影都看不见,发粮食保准第一个到:“没天理了,还让不让人活了,别的大队欠的公分都慢慢还,凭什么咱大队就搞特殊?”

马寡妇装可怜可是一把好手,“队长,我们家就我一个能干活的,饭都吃不上了,我婆婆昨天还跟孩子说不想活了,省下的饭好让孩子吃饱。”

有这两个人呛声,又有几家人担心自己今年工分不够,也要掏钱出来,都跟着一起嚷嚷。

吵得谢永鸿头都大了,“都闭嘴!谁也没说让你们立马就还,有钱就还点,没钱就使劲挣公分,我说刘老二媳妇,成天不干活你还有理了,明年你就给我下地干活还有你男人,我们大队其他人可都没理由养着你家,你是缺手还是缺脚,就数你们家欠的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