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下载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抗日保安团 > 分节阅读 386

分节阅读 38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几次,成功不大。伤亡倒不小。

直到冯锟发现日军极度缺乏机车就是火车头。日军在中国不足4000个之后,郑卫国才改变战略,让兵工厂专门生产对付火车头的重装破甲榴弹。

这不,在对付平绥线就正好用上了。使用者只要埋伏在铁轨五百米开外。看见火车来了一扣扳机就行。而且打了就可以立即转移。等日军发现不对劲前来追赶时。人早就跑得没影了。

仅一个月下来,驻蒙军就损失了三十多辆机车,平均每天一辆。而且这个机车一坏。整条铁路就被堵住了,等日军把损坏的机车拖走,再调来新的机车头,又要花上不少时间。结果包头日军的补给是一天比一天少,别说向西进攻五原,每天吃喝都成大问题了。

在其它方向也是,特别是同莆铁路,采用的是窄轨。这个机车也要小一号,数量更少。等八路军、山西新军、中条山各部一番“严打”之后,同莆线上竟然连一台能用的机车都没有了,彻底瘫痪。

当时唯一南北贯通的津浦线也是一样,日军的火车一出天津就要准备挨打,一直到长江北岸,还要提防新四军的袭击。一个月下来,少说也打坏了一百多辆机车。更让日军郁闷的是,各部经过训练之后,专打锅炉,而且一打就炸,大部分损坏的机车连修复价值都没有了。

这样零敲碎打了两个多月,日军很快从铁路运输退化到了公路运输。日军本来就缺燃油,这下好了,原油储备根本不够用,海军还经常跟陆军抢食吃。大本营没办法,只好下令进行燃油管制,日本国内大部分轿车都不允许使用。

可是日军缺的不仅是燃油,就连汽车也是不够的,截止到39年,日军自产和进口的汽车总数还不到20万辆,跟苏联一年的产量差不多,跟英、德两国更是没比。美国就更不用说了,仅40年就生产了440多万辆,超过日本16年总产量的10倍。

所以日军也没有多少空闲的汽车能调到华北,而且游击队能打火车,难道不能打汽车吗同样是重装破甲榴弹,一枚就能把日军的垃圾卡车送上天。多田骏最后想尽办法,都吃亏在补给之上,最后不得不黯然离职。

日本也是搞笑得很,为了掩饰在多田骏在华北的失败,还给他定了功二级,授金鵄勲章,并提升为陆军大将注:之前山人弄错了,原来方面军司令官大部分也是中将。不过等风头一过,很快就把多田骏转入闲职军事参议官,这个职务跟中国当时的军事委员会参议一样,都是混饭吃的。

但军部还是不满意,板垣征四郎、东条英才都极为仇视多田骏,生怕他有一天还能东山再起,又迫使他转入预备役。熟习日军的人都知道,对于现役军官来说,转为预备役是极大的耻辱,基本上就告别军队了。

多田骏倒是因祸得福,战后评定战犯时,因为他脱离军界较早,本身又没有太明显的恶迹,最后被判无罪。郑卫国当时出任中队驻日最高长官,对此极为不满,屡次抗议无效之后,就派人将多田骏勒死监狱里,报称病卒,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多田骏去职之后,接任他的是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虽说冈村在华中先败德安、再败南昌,但他后台硬啊,竟然还能够官升一级。

冈村宁次刚刚上台,就想了一肚子坏水。不过还没来得及使出来,东北又发生一件大事日本关东军跟老毛子在诺门坎打起来了。

因为日俄战争以及后来日军干涉俄国革命的原因,日本关东军一直很瞧不起苏联军队。加上去年1938年的张鼓峰事件最后以日本退让而告终,让关东军极为不满,尽管有高层压制,但关东军向来有下克上的传统,于是经常挑衅苏联和伪蒙军。

而苏联方面,斯大林也想摸清除日军的底细,想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北上的意图,所以也接连试探了好几次。

一方有心报复,一方有心试探,不打起来才怪呢很快,到了1939年5月11日,一队伪蒙军骑兵在哈拉哈河以东、诺门罕附近的地区今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南部,阿尔山以西放牧。伪满洲国骑兵很快将他们赶走。然而两天后伪蒙骑兵又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了援兵。伪满洲国兵跟他们打了一仗,未能将其驱赶。

这下终于把日本关东军惹毛了,立马派兵参战。苏联方面也不甘示弱,随后大举来犯。战斗规模越打越大,一直持续到39年8月份,双方终于爆发了一场大决战。到8月20日,苏军在战线上部署了51950兵力,498辆坦克,809架飞机;日军刚好50000出头,135辆坦克,450架飞机。苏日大战终于要上演了。

s:不好意思,为了尽快收尾,很多历史事件只能一笔代过了,抱歉

第四百五十六章 冈村的三把火

八月中旬,苏军在朱可夫的指挥下向三十公里长的战线发起全面进攻。苏军投入总兵力约五万七千人,并配以炮击及空军支援。早在战前朱可夫就向斯大林提出要求统帅部务必在一个月内从南欧、外高加索与白俄罗斯抽调两个坦克师、一个机械化炮兵师开赴诺门坎前线。此外,朱可夫还要求火速增加三个航空兵师和四个机械化防空炮团。

朱可夫曾在1938年到中国担任国民政府的首席军事顾问,对日军的作战能力和作战方式非常了解。事后证明,朱可夫这些举措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不是在技术装备上占据了绝对优势,苏军必将收获一场惨败。万幸的是,斯大林同意了朱可夫的要求。

日军呢在开战前,就发生一起令人惊讶的事情。第23师团军需官自杀了。

为什么自杀原来在出征前,日军通过航空侦察判断哈拉哈河也就是诺门坎一带区域有苏军1000辆左右的坦克与装甲车,兵力在8到10万左右,而日军当时缺乏弹药,各种炮弹奇缺,出战的讨伐队几乎无法得到炮火支援。

这种情况下,日军高层还要坚持出击,以寡击众,所以第23师团的军需主官感到难以理解。当时日军关东军当时的全部炮弹储备还不够一个会战份平均每门炮只有30会战份,这引起了第23师团军需官的极度担忧,强烈要求师团与关东军司令部取消这一作战行动。认为当时已经确认争议区以及哈拉哈河西岸,苏军集结了大规模的战车部队,日军在炮弹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派出本来就不很强大的第23师团进攻,恐怕会遭到严重打击而失败

但这个停止攻击的建议被第23师团与关东军司令部拒绝了。日军高级将领对苏军的印象还停留在日俄战争时期,其作战依据竟然还是“俄军一旦后路被断,马上就会全线崩溃”的日俄战争的“老经验”。关东军认为毛子军战斗力很低,英勇的日本陆军完全能够在无炮火支援的情况下,击败拥有大量坦克支援的优势数量苏军,所以不但不听从第23师团军需官的建议。反而指责其信心不足。不是合格的帝人。因此第23师团军需官承受不了压力,在部队出动之时自杀。

让关东军没有想到的是,苏军虽然场面上难看,但有朱可夫在。一直没有崩溃。结果准备不足的日军就被动了。由于弹药接济不上。很快由攻势转入全面守势。朱可夫等得就是这个机会,他们这一退,苏军马上就压上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